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等学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网络强国是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网络人才培养、网络知识普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精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深入,出版机构纷纷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络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安排、写作方式等方面风格各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纵观这些教材,真正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本科教学的并不多。有的教材以高深的理论知识为主,很少谈及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有的教材以操作层面的实践为主,很少谈及这些操作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作为高校一线教师,作者深知教材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总结多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作者完成了本书的写作。 本书强调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是一本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内容组织上将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介绍相应理论知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使读者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有直观认识。与此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和对实践现象的解释,读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从而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全书共16章,除了讲述基础知识之外,各主要章节还给出了具体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要求的环境相对简单和统一,实验内容可以在大部分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环境中完成。同时,每章的最后都附有拓展性的练习题,读者可以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检查学习效果和对相应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1章对计算网络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讨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介绍存储转发与包交换、协议与分层等基本技术,并且讨论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体系结构。 第2~4章介绍底层的物理网技术,对目前常用的有线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的理论知识和组网方法进行讨论,同时介绍虚拟局域网组网等相关技术。 第5~10章详细介绍互联网技术,其内容涵盖IP提供的服务、IP协议、路由器与路由选择算法、IPv6技术、TCP和UDP等具体内容。 第11~14章讨论互联网提供的主要服务和应用类型,其中包括应用程序交互模型、域名系统、Web服务、电子邮件系统等内容。 第15章和第16章分别对网络安全和网络接入技术进行介绍。 与本书第1版相比,本版教材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对内容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①弱化了共享式以太网等一些过时的内容,强化了交换式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相关内容; ②删除了3G、4G接入等内容,增加了应用较为广泛的无源光网络等相关内容; ③对书中涉及的实验环境进行了升级和简化,并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造; ④配备了部分实验教学视频,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和学习。除此之外,本版还对部分文字、插图进行了修订和进一步完善。 本版教材继续坚持实体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思路,使读者既能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验证,又能在仿真环境下进行复杂的、大规模的网络实验。对于本书中的每个实验,作者都已经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完成,以保证实验内容的正确性。在写作中,作者力求做到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流畅、内容深入浅出。希望本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对读者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限于作者的学术水平,加之时间仓促,在本书的选材、内容安排上如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zhangjz@nankai.edu.cn;xujd@nankai.edu.cn。 作者2023年8月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