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纲+课件




源代码+测试题



第1章现代通信概述

1.1通信系统的概念

1.2通信的历史回顾

1.2.1远古通信系统

1.2.2近代通信系统

1.2.3现代通信系统

1.3现代通信的概念

1.4现代通信的特点

1.5仿真实验

1.5.1通信仿真概述

1.5.2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系统仿真

习题

第2章数字通信系统

2.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2模拟信号数字化

2.2.1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2.2.2差值编码调制技术

2.3信道编码技术

2.3.1重复码

2.3.2线性分组码

2.3.3卷积码

2.4数字基带信号及其传输

2.4.1数字基带信号

2.4.2数字基带信号传输

2.5数字调制与解调

2.5.1二进制数字调制

2.5.2数字信号的解调

2.5.3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

2.6复接技术

2.6.1时分复用

2.6.2脉冲编码调制基群帧

2.6.3PDH复接

2.7仿真实验

2.7.1通信系统性能评价

2.7.2A律13折线的脉冲编码调制仿真

2.7.3基带传输系统仿真

2.7.4基于2ASK的通信系统仿真

2.7.5基于2FSK的通信系统仿真

2.7.6基于2PSK的通信系统仿真

2.7.7线性分组码的标准阵列译码

2.7.8卷积码和分组码的性能比较

习题

第3章微波通信系统

3.1微波通信的概述

3.1.1微波通信的概念

3.1.2微波通信系统基本构成

3.1.3微波通信的发展历史

3.1.4微波通信的特点

3.2微波通信中继方式

3.2.1微波通信线路构成

3.2.2中继方式

3.3微波天线

3.3.1天线的效率

3.3.2天线增益

3.4微波传输特性

3.4.1自由空间传播

3.4.2反射模型

3.4.3菲涅尔区概念

3.4.4大气折射

3.4.5大气的吸收和散射

3.5关键技术

3.5.1抗衰落技术 

3.5.2高阶调制技术

3.6跳频技术

3.6.1跳频概念

3.6.2帧跳频和时隙跳频

3.7仿真实验

3.7.1基于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的通信系统仿真

3.7.2基于16 QAM的通信系统仿真

习题

第4章卫星通信系统

4.1卫星通信概述

4.1.1卫星通信概念

4.1.2卫星运行轨道

4.1.3静止卫星的观察参数

4.1.4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4.1.5卫星通信历史 

4.1.6静止卫星通信特点

4.2卫星通信系统的结构

4.2.1通信卫星

4.2.2地球站

4.3卫星通信的工作频率

4.3.1大气吸收的影响

4.3.2噪声的影响

4.3.3常用工作频段

4.3.4中国的“鹊桥”中继卫星

4.4复用和多址

4.4.1多路复用

4.4.2卫星多址技术

4.5频分多址

4.5.1频分多址原理

4.5.2典型的频分多址系统

4.6时分多址

4.6.1时分多址原理

4.6.2时分多址典型的制式


4.6.3时分多址的帧结构

4.7码分多址

4.7.1码分复用原理

4.7.2码分多址原理

4.8仿真实验

4.8.1基于载波调制的通信系统仿真

4.8.2基于CDM的通信系统仿真

习题

第5章光纤通信系统

5.1光纤通信概述

5.1.1光纤通信的概念

5.1.2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5.1.3光纤通信历史

5.1.4光纤通信特点

5.2光纤及其导光

5.2.1光纤结构

5.2.2光纤结构参数

5.2.3光纤的导光原理

5.3光纤的衰减特性

5.3.1损耗的定义 

5.3.2损耗系数

5.3.3损耗机理

5.3.4吸收损耗

5.3.5散射损耗

5.3.6光纤的损耗谱

5.4光纤色散特性

5.4.1色散的定义

5.4.2模间色散

5.4.3材料色散

5.4.4波导色散

5.4.5三种色散的比较

5.4.6光纤的带宽

5.4.7光纤的非线性特性

5.5半导体激光器和光发射机

5.5.1半导体激光原理

5.5.2LD的特性

5.5.3光调制技术

5.5.4光发射机

5.6光电探测技术

5.6.1光接收机

5.6.2光电二极管

5.6.3PIN光电二极管

5.6.4雪崩光电二极管

5.6.5光电检测器的特性

5.7掺铒光纤放大器 

5.8光波分复用技术

5.9光纤相干通信技术

5.10仿真实验

5.10.1光纤内脉冲信号传输仿真

5.10.2光纤通信系统仿真

习题

第6章移动通信系统

6.1移动通信概述

6.1.1移动通信的概念

6.1.2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6.1.3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6.1.4移动通信的特点

6.2蜂窝技术

6.2.1蜂窝概念

6.2.2复用距离

6.2.3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6.2.4小区分裂

6.2.5信道配置 

6.2.6信令 


6.2.7移动性管理

6.2.8GSM系统的传输方式 

6.3移动环境下的电磁信号传播

6.3.1地形

6.3.2传播环境

6.3.3电磁信号传播的效应

6.4Polar码

6.4.1Polar码概述

6.4.2信道极化

6.4.3Polar码编码

6.4.4Polar码的SC译码算法

6.5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6.5.1正交频分复用概念

6.5.2子载波的正交特性

6.5.3串行与并行

6.5.4调制与映射

6.5.5OFDM的FFT实现

6.5.6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6.6输入输出技术

6.6.1单输入单输出技术

6.6.2单输入多输出技术

6.6.3多输入单输出技术

6.6.4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6.7仿真实验

6.7.1多径情况下的通信系统仿真

6.7.2基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仿真

6.7.3基于Polar码的通信系统仿真

习题

第7章现代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7.1引言

7.2光通信

7.3卫星通信

7.4微波光子技术

7.5移动通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