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写作初衷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方面,并已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与此同时,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书是作者在近20年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网络设备配置、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第1-9章,力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实际够用,第10章,突出网络基础典型项目和任务的实践性。
2.内容简介
为了使全书的知识体系架构更合理,在传统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同时更新了部分新知识。
章	名称	小节
第1章	初识计算机网络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4网络新技术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2.1数据编码技术      2.2数据传输技术
2.3数据交换技术      2.4无线通信技术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3.2 OSI参考模型    3.2 TCP/IP参考模型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4.1认识局域网      4.2交换以太网
4.3虚拟局域网      4.4无线局域网
第5章	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	5.1广域网连接方式  5.2 IP规划
5.3 IPv6技术        5.4 VPN与NAT技术
5.5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法
第6章	网络互联技术	6.1网络传输介质的使用  6.2网络互连设备
6.3交换机的典型配置与应用  
6.4路由器的典型配置与应用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	7.1 DNS服务   7.2 WWW服务
7.3 FTP服务    7.4远程桌面服务  7.5邮件服务
第8章	网络安全	8.1网络扫描与监听  8.2木马与拒绝服务攻击
8.3 PGP加密系统    8.4防火墙技术
第9章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	9.1网络故障原因分析  9.2常用网络故障测试命令工具
9.3 无线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
第10章	项目实训	10.1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10.2网络打印机配置
10.3 无线路由器配置      10.4 常用网络命令
10.5 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使用
3.本书特点与适用对象
(1)颗粒化、立体化的动画和微课资源(扫描本书封底的二维码即可获得)有助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为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本教材遵循系统化、颗粒化原则,为理论知识制作了系列原理动画,并录制了对应的讲解视频,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为章节知识点录制了讲解视频,为项目实训录制了讲解或者操作视频,手把手指导学生练。这一系列的颗粒化资源方便从入门到精通所有想学习本课程的人员,在线上既能系统学习,又能灵活定位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源,拓展了教学的时空,有助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2)从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学生认知特点出发,选择本教材的必要知识点,做到理论必需和够用,突出课程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要求。
(3)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对职业与岗位所需的网络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构和排序,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4)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计算机网络爱好者和有关技术人员自学的参考资料。
4.本书主要创作与编写人员
本书由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教师精心打造,高静、胡江伟、房菲担任主编,黄磊、刘静、邵慧、孟令夫担任副主编。高静负责教材的规划布局及审稿工作,并编写第4章;胡江伟编写第7章、第8章;房菲编写第1章、第2章,黄磊编写了5.3、5.4以及第9章,刘静编写了第6章,邵慧编写了第3章,孟令夫编写了第10章,苏羚凤、姚娜、张力、刘煜参与编写了其余小节及部分习题。刘敬贤、师钰清、冯知岭、李长琪参与了部分习题与微课的录制。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