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作背景

自从1999年Kevin Ashton提出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中。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嵌入式技术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智能设备、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变得密不可分。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标准研制。”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22年第6期)指出,在2022年1~5月,仅智能家居行业投融资事件就达到了60次,涉及金额166亿元人民币。

不难看出,随着数字经济政策上升至国家战略,嵌入式、物联网行业的春天来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研发人员选择这一领域作为职业发展方向。

但是嵌入式、物联网的开发与传统的软件开发不同。它不仅要求研发人员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积累,还要具有软件编程知识、硬件开发知识、网络通信知识甚至云计算知识等。而且物联网和嵌入式开发有着自己独有的测试工具、调试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方法,强行上马必然会事倍功半。

针对这一现状,编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项目经验,对嵌入式、物联网行业常用的UART和RS485接口、Qt开发平台、网络通信和JSON数据交换格式(含cJSON库)这3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用一个不断迭代更新的简易气象站程序贯穿这3部分内容,实现了知识学习和项目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嵌入式、物联网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串口调试助手、网络调试助手、逻辑分析仪等工具,本书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内容框架

本书按照从硬件到软件、从单机到网络的思路,将内容划分为硬件接口知识、Qt开发知识、网络通信知识3部分。

(1) 硬件接口知识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这一部分介绍了常用硬件接口原理(包括UART接口、RS485接口)、Modbus通信协议原理、硬件模块原理(包括GY39气象信息模块和PR3000风速风向模块)和调试工具(包括逻辑分析仪和串口调试助手)的使用。

(2) Qt开发知识部分,包括第3~6章。Qt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的C++开发库,在嵌入式和物联网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部分先讲解了C++开发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了Qt的核心功能和常用模块,如信号和槽、串口通信、事件、定时器、子窗口等。

(3) 网络通信知识部分,包括第7章和第8章。这一部分以中国移动OneNET物联网开放平台为例,详细讲解了使用Qt进行TCP、HTTP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方法。同时着重讲解了网络通信中极为常用的JSON数据交换格式和cJSON库的使用方法。

在各个章节的实践案例部分,逐步带领读者完成了一个功能全面的气象站控制程序。通过该程序的编写和迭代升级,读者可以获取工程实践中程序开发的经验。

特色亮点

1. 本书内容贴近工程应用,实践性强

围绕简易气象站这一主题,从嵌入式项目开发的角度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案例。通过程序的不断迭代和优化,最终得到了功能完整的气象站程序。

2. 本书注重夯实硬件基础,加深理解

本书不但讲解了工程领域常用的UART接口、RS485接口、Modbus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还讲解了工程上常用的逻辑分析仪、串口调试助手、网络调试助手等测试工具,从而使读者加深对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





3. 本书关注嵌入式项目开发的“痛点”

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广泛应用,“万物互联”即将成为现实。但是物联网行业需要开发者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入门门槛。本书针对这一痛点,着重讲解了网络数据传送、JSON和cJSON库的使用等内容,帮助读者优化知识体系,步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


读者对象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嵌入式、物联网、自动化、微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实践案例供嵌入式、物联网相关行业的研发人员参考。读者应当具备一定的编程知识和电子电路知识。由于Qt是基于C++的开发平台,本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帮助读者进行C到C++的过渡。只有C语言基础的读者也无须担心。

配套资源

 程序代码、工具软件等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配套资源”二维码下载。

 课件、大纲、教案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书圈”二维码在公众号下载,或者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 微课视频(360分钟,31集): 扫描书中相应章节中的二维码在线学习。

 本书配套了气象站硬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读者可以根据附录中的电路图进行制作,但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注: 请先扫描封底刮刮卡中的文泉云盘防盗码进行绑定后再获取配套资源。


致谢

本书既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22R102343)和金陵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建设的成果,也是编者所在单位与南京优奈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苏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果。

本书由曹珂、黄苗玉、张玉、邓宽编写,林新华、梁庚审稿。本书是几位教师多年教学成果的反思和积累,随着实际教学进行了多次归纳整理和更新。在此特别感谢陈正宇、王锦江、徐军、陶永会、牛犇、刘飞、孙晨、王朕等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许多资料并列在参考文献中,由于相关领域的资料浩如烟海,部分参考文献可能会有所遗漏,在此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歉意。

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