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为新的利润点,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物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概念的提出至今,供应链管理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推陈出新。智慧物流的发展,促使数字化供应链成为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之一,必将推进供应链运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实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得到广泛重视。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内容在不断扩展,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供应链管理”是以管理学、物流学和运营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以管理统计学方法、管理运筹学方法、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为手段的一门运作类课程。本书非常适合具备一定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读者学习。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本书主要内容

全书共10章。

第1章为供应链管理概论,讲述供应链产生的过程、供应链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第2章为供应链战略与规划,讲述供应链战略匹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供应链风险管理。

第3章为供应链网络构建,讲述供应链网络构建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供应链网络构建过程、供应链网络选址模型构建、供应链分销网络设计。

第4章为供应链协调管理,讲述供应链协调问题、供应链协调的障碍因素、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管理措施、改善协调的实践方法、合同定价实现供应链协调。

第5章为供应链采购决策,讲述采购管理概述、供应链采购组织设计、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供应商开发与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价与关系维护。

第6章为供应链库存管理,讲述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工具、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基本方法、供应链不确定需求与安全库存、供应链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第7章为供应链运输管理,讲述运输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物流运输决策、运输成本的特点、物流运输路线的确定、物流运输优化。

第8章为供应链数字协同,讲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起因、数字化供应链的概念和转型趋势、数字化供应链的协同与细分策略、供应链数字意识指数框架构建。

第9章为供应链金融管理,讲述供应链金融概述、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第10章为供应链绩效管理,讲述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供应链绩效改进策略与激励机制。

本书特色

(1) 问题驱动,由浅入深。

本书通过分析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对操作系统的重要概念及原理进行讲解与探究,为读者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原理提供便利和支持。

(2) 突出重点,强化理解。

本书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同时在内容方面全面兼顾知识的系统化要求。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为重要的知识点配备了典型例题,例如,在第7章供应链运输管理中,选择典型案例,通过节约里程法,确定最优的运输路线。

(4) 风格简洁,使用方便。

本书风格简洁明快,对于非重点内容不作长篇论述,以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把握重点,掌握操作系统的内容。


配套资源

为便于教与学,本书配有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习题答案、期末试卷及答案、课程思政案例、实验素材、课后设计。
(1) 获取微课视频方式: 先刮开并用手机版微信App扫描文泉云盘防盗码,授权后再扫描书中相应的视频二维码,即可观看教学视频。
(2) 获取教材PPT方式: 先刮开并用手机版微信App扫描文泉云盘防盗码,授权后再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
(3)其他配套资源读者可以扫描本书封底的“书圈”二维码,关注后回复本书书号,即可下载。

读者对象

本书主要面向广大从事物流或供应链管理专业学习和工作的相关人员、从事高等教育的专任教师、高等院校的在读学生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研人员。


本书由张静芳担任主编,陶振晖、向万里、杨向飞担任副主编,何瑞春担任主审。具体编写人员及负责编写的内容是: 张静芳负责第1~第5章,陶振晖负责第6~第8章,向万里负责第9章,杨向飞负责第10章; 张静芳负责全书框架的构建和统稿工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有关书籍、文献及论文,引用了互联网上的相关文章和案例,在此对相关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对本书出版给予的经费支持。

限于编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