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本书详细介绍了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最新主流前沿技术,全书共分为6部分:物联网安全概述、物联网感知识别层安全、物联网网络构建层安全、物联网管理服务层安全、物联网综合应用层安全和物联网安全体系规划设计。 本书共12章,按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分别讲述物联网安全需求分析、物联网安全技术框架、密码与身份认证技术、RFID系统安全与隐私、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互联网网络安全、中间件与云计算安全、信息隐藏技术原理、位置信息与隐私保护、物联网安全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规划与设计。 由于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国际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尚未形成成熟的相应版本,同时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物联网安全事件导致了物联网安全设备极大的市场需求,故此次改版主要删去了物联网信息安全标准这一章,并相应增加了物联网安全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内容。 书中每一章除了介绍相关理论外,还讲解了最新前沿技术的原理。各章都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理论和掌握实际工程应用技能。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教学PPT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辅助资料,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和电气信息类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物联网安全技术专业培训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诸位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者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各位教师、各位同学不吝赐教。 编者2019年10月第1版前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与其他传统网络相比,物联网感知节点大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中,存在能力脆弱、资源受限等缺点,这使得物联网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并且当国家重要基础行业和社会关键服务领域(如电力、金融、交通和医疗等)重要社会功能的实现即将依赖于物联网应用时,物联网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2010年后,全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向教育部提交了增设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申请,首批37所高校已获准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符合高校物联网安全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教材十分稀缺,社会上对物联网安全技术书籍的需求数量也很大。本书试图在对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做详细介绍的基础上,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及行业解决方案,以达到技术全面、案例教学及工程实用的目的。 全书分为6个部分,分别按物联网安全的技术架构分层次详细讲述涉及物联网安全的各类相关技术。 第一部分物联网安全概述。简单介绍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包括第1~3章,内容为物联网安全需求分析、物联网安全技术框架和密码与身份认证技术。 第二部分物联网感知识别层安全。介绍涉及物联网感知识别层安全的理论与技术,包括第4、5章,内容为RFID系统安全与隐私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第三部分物联网网络构建层安全。介绍涉及物联网网络构建层安全的理论与技术,包括第6、7章,内容为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和互联网网络安全。 第四部分物联网管理服务层安全。介绍涉及物联网管理服务层安全的理论与技术,为第8章,内容为中间件与云计算安全。 第五部分物联网综合应用层安全。介绍涉及物联网应用层安全的理论与技术,包括第9、10章,内容为信息隐藏技术原理和位置信息与隐私保护。 第六部分物联网安全标准和安全体系规划设计。简单介绍物联网安全标准和安全体系规划,包括第11、12章,内容为物联网信息安全标准和安全体系结构规划与设计。 本书主要作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力争紧跟物联网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使用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完本书后能够具备实际工程能力。本书对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学习参考价值。 本书各章都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理论和掌握实际工程应用技能。同时,教师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配套的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件)以便教学使用。 本书由李联宁教授编著。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物联网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刊及文献资料,在此对有关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对于本书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