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愈加重视,开设了大量创新创业课程,出版了许多创新创业教材。本书根据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互联网+’创新创业方法”的教学内容整理而成。 本书直面“从0到1”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基于创新驱动创业的理念,培养学生“从无到有”地创办一家科创公司或开创一项新事业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原创意识,涵盖走近“从0到1”、选定创业项目、走对创新道路、摸准商业模式、夯实科创股权等关键知识,“从0到1”创业项目定位实践、“从0到1”创新道路选择实践、“从0到1”商业模式探索实践、“从0到1”股权管理实践以及“从0到1”双创实践导航五类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竞赛介绍等内容,共11章。 与国内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定位新颖。本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创业或管理创业公司的一般性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清楚自己的相对优势,即使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创企业家,也知道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内部创业者”。具体有三大目标: ①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和终身学习等基本能力,锻炼其坚韧不拔的素质; ②培育其“明大势、闯新路、接地气”的创业素养; ③以红色创业文化鼓舞学生的斗志,提高“从0到1”的双创信心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2) 实践牵引。与“从1到N”的模式复制、技术应用或市场营销创业教材不同,本书聚焦于科创小团队最关键、最困难的“从0到1”阶段,以“科创育人”统领全书,围绕项目定位、创新道路选择、商业模式探索、股权管理等“从0到1”阶段的实践需求,精选理论知识和实践步骤,引导学生以实践的眼光来学习,用一个大作业牵引,边学边练,从小实践过渡到大实践。 (3) 案例驱动。本书面向新时代科创型企业创立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以精益创业思想代替传统火箭式创业思想,以互联网企业案例代替传统宽泛性创业案例,以一大批科创案例驱动教学,视角聚焦,内容新颖,给读者以启迪。 本书由钟元生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方案设计、内容策划、细节把控、质量把控和统筹定稿工作。编写分工如下: 钟元生负责第1~7章的撰写并参与第10、11章的撰写,钟钰雯、刘春兰负责第8章和第9章的撰写,何志江参与第8章的撰写,文小慧参与第10章和第11章的撰写,彭文莉参与第1章和第3章的撰写。邓付聪、易子涵、张玉玲、吴冕、曹雷、苏羽欣等研究生参与了本书早期内容的讨论和课件制作。 由于教材编写时间的局限性和作者知识水平的客观制约,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此,诚挚期望各位专家及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教材再版之际进行有效的修订与完善工作。 作者 于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