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图书馆文献检索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图书馆分类,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的服务,图书馆的3种新形态(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图书馆馆藏检索等内容,使读者了解我国图书馆体系、了解并利用各类图书馆资源。
2018年我国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法》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读者使用公共图书馆资源提出了约束。
公共图书馆是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科学图书馆属于专门图书馆,为特定的读者服务,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图书馆有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一大支柱。
除了传统的图书馆外,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
馆藏图书是依据索书号顺序存放、取出的,图书的索书号由分类号与书次号共同组成,书次号常用的取法有两种: 种次号、著者号。种次号在普通图书馆用得较多,因此普通图书馆中索书号由分类号与种次号共同组成。根据某类图书的最大种次号,可以看出这一类图书一共有多少种。复本图书是用条形码来区分的,它们的索书号是一样的。
目前,图书馆资源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如ILAS管理系统,借阅馆藏图书时先在ILAS管理系统中查询图书的索书号,查看此书的馆藏地点,然后到对应的馆藏地点按索书号查找借阅此书。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了解我国图书馆体系、图书馆类型、公共文化信息资源获取途径等内容,有助于人们选择、获取并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有利于促进国民文化素质整体提高。


了解
图书馆分类; 公共图书馆; 科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及其主要提供的服务; 
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 
索书号; 图书排架方法; 馆藏书目计算机检索。
掌握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 根据索书号找到图书。
应用
结合专业学习需要进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 了解自己所在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通过网络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自己所在省的省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3.1图书馆分类、服务与发展

3.1.1我国图书馆体系
1. 图书馆定义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存储、管理、传递的中心,还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机构,不仅具有专业职能,还具有社会职能。《英国百科全书》中对图书馆的定义为: 图书馆是收藏图书并使人们阅读、研究或参考的设施。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黄宗忠在《图书馆导论》中指出,图书馆是对以信息、知识为内容的图书馆文献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存储、选择、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一定社会读者使用的信息系统。
图书馆的管理对象是文献信息,服务对象是读者。图书馆活动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文献服务,其工作流程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开发。 
2. 图书馆分类
目前,我国形成了由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其他图书馆共同构成的图书馆体系。人们通常认为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书馆的主要组织部分。
在我国,还有其他的图书馆分类方式: 
(1) 按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或隶属关系划分。例如,文化系统图书馆、教育系统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工会系统图书馆、共青团系统图书馆、军事系统图书馆等。
(2) 按馆藏文献范围划分。例如,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等。
(3) 按用户群划分。例如,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4) 按图书载体划分。例如,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
3. 我国主要的图书馆
1)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指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是在省、市、县、乡等地域划分的基础上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包含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县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大多是综合性的,通常建有地方文献的专藏馆。各级公共图书馆都要收集和保存国家重要出版物,通常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如通俗读物、报纸杂志等)查询和借阅、公共信息、互联网连接、社会教育等服务。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简称《公共图书馆法》),该法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法》也指出,“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
部分公共图书馆网址如下: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nlc.cn/ 
上海图书馆http://www.library.sh.cn/#oldlib (旧版)
https://library.sh.cn/#/index (新版)
湖北省图书馆http://portal.library.hb.cn/
2) 科学图书馆
科学图书馆属于专门图书馆,主要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边缘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文献资源。科学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与数据库建设、文献整理与开发、信息研究与服务、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进展,在为读者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部分科学图书馆网址如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http://www.las.ac.cn/
http://www.las.cas.cn/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http://www.lib.cass.org.cn/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 https://www.nstl.gov.cn/
3) 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它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务两大职能。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自习室、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等场所,提供展览、读书讲座、专题报告、书刊评价等活动,辅助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发挥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还提供流通阅览、资源传递、参考咨询、信息调研等服务,从而发挥信息服务职能。
由于高校的办校历史和经费的不同,高校图书馆提供的馆藏文献数量、质量与服务都有很大的差别。馆藏丰富的高校图书馆,其馆藏历史也较久,除了藏有各种印刷版图书和期刊、中外文文摘、古藉外,还藏有《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等优质网络数据库资源。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量和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标配部门,因而高校图书馆的数量较多。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以及使用人数,足以使其成为我国图书馆的一大支柱。
部分高校图书馆网址如下: 
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pku.edu.cn/portal/
清华大学图书馆http://lib.tsinghua.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ruc.edu.cn/
武汉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whu.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http://lib.ustc.edu.cn/
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http://www.hbdlib.cn/
3.1.2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资源丰富,用户多,使用率高,对高校师生和广大文献需求者来讲,了解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有助于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服务如下。
1. 外借服务
外借服务是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允许读者将馆藏文献借出馆外,自由阅读。外借服务有4种不同模式: 个人外借、预约外借、馆际互借(不同图书馆经过协商,在建立互借关系的基础上,可互借对方图书馆的馆藏)、通借通还(即读者可以在图书馆的任一分馆借阅或归还图书)。
2. 阅览服务
图书馆通常对不宜外借的图书文献提供阅览服务,允许读者在馆内固定场所阅读文献。通过提供阅览服务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有助于图书馆员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购买图书、推荐图书。
根据文献类型不同,设有不同阅览室,常见的阅览室有3种。
(1) 图书阅览室。例如,文学图书阅览室、社会科学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等。
(2) 报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主要提供报纸、期刊阅览。期刊、报纸是周期性、连续出版物,其阅览室也就分为现刊阅览室和过刊阅览室。现刊阅览室主要提供本年度的中外文期刊、杂志、报纸等; 过刊阅览室主要提供本年度之前的所有期刊、杂志、报纸。每一年度结束时,图书馆员会将这一年度的期刊和杂志装订为合订本,以方便管理保存和读者查阅。
(3) 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提供光盘数据库的检索、电子图书阅览、网络浏览、馆藏文献检索等服务。
3. 参考咨询服务
高校图书馆除了提供基础服务外,还根据高校学术科研的特点,提供咨询类高端服务,以满足高校师生多样化的需求。
1) 口头与电话咨询
高校图书馆一般能够配备具备科技学科背景、熟悉学科文献资源、具有丰富文献信息检索经验的参考咨询馆员,为社会公众或国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类型的咨询服务,如科技咨询、社科咨询、法律文献咨询、商业经济信息检索、专题咨询等服务。
2) 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是读者检索到某一文献资源后,在本地图书馆不能得到原文内容,于是发出文献传递请求,当收藏有该文献的图书馆看到请求后,将文献以人工传递或电子传递的方式传递给读者的服务。
3) 定位服务
定位服务(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DI)分为标准SDI和用户委托SDI两种。标准SDI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教学、科研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提供给用户,或者是经过与用户协商,在用户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从课题前期调研、开题立项、中期成果、直接成果验收等各个阶段提供文献检索服务。用户委托SDI是图书馆对用户委托的研究课题进行检索,以书目、索引、文献、全文、汇编等形式提供给用户的服务。
4) 代查代检服务
代查代检服务是指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代替用户做相关的文献检索、事实查询、查引等工作。
文献检索服务: 根据用户需求,围绕一个主题查找中外文图书、报刊以及数字资源中的相关资料,或者查找指定的时间段和文献范围内的文摘、书目索引、文献资料汇编等,或者为用户提供科学技术、商业信息等学科领域中特定的文献检索服务。
事实查询: 为用户查询包含在一种或多种文献资料中的具体信息,如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张图片、事物起源、统计数据等事实或数据信息。
查引服务: 对作者已发表论文被SCI、 EI 等著名检索工具收录引用的情况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出示证明。
5) 文献综述分析
图书馆在全面检索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科学组织、分类、摘录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撰写文献综述和分析报告的服务。
6) 科技查新及查新中介服务
在科研工作开始前,科研人员一般要对科研课题进行查新检索,防止出现科研课题是已经被攻克了的项目,从而避免出现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科研人员可以将查新需求委托给具备查新资质的机构(馆),由该机构查证科学技术内容的新颖性,接受委托的机构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有偿地反馈查新结果。
3.1.3图书馆新形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从技术到设备有了巨大进步,文献的记载、保存与使用的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图书馆已有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等新形态。
1.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图书馆,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它涉及文献资源数字化和文献管理服务网络化两个方面。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的各种电子文献。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分布式信息系统,它能对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跨越区域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知识中心,具有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跨库检索、智能检索等特点。相比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优点。
(1) 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数字图书馆都配备计算机查阅系统,读者通过在计算机查阅系统上检索一些关键词,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在传统图书资料的查阅过程中,读者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索书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烦琐不便。
(2) 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传统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在去书馆的路上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不管读者身在何处,只要能够登录数字图书馆网站,点击鼠标就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不受时间限制,这种便捷是传统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3) 信息载体容量大、占地小,不易损坏。
数字图书馆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质资料相比占地很小。传统图书馆中的实体文献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为保护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文献,一般读者很难看到这类文献,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4) 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一本实体图书一次只可以给一个人使用,而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同一数字文献无数人同时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2. 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新形态,用户通过利用移动端软件、移动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和通信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浏览和查询文献资料。移动图书馆具有移动性、互动性、集成性、个性化等特点。
我国移动图书馆主要有3类: ①商业公司的移动图书馆,如超星移动图书馆、中国知网移动图书馆; ②以高校图书馆资源为基础的移动图书馆; ③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基础的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服务如下。
(1) 传统图书馆服务移动端操作。读者在手机上可以进行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操作。
(2) 图书馆服务信息网络推送,包括新闻发布、公告(通知)、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
(3) 电子文献检索和阅读,可以实现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文献检索和全文获取的功能。
(4) 个性化订阅服务。用户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锁定个人的主要阅读栏目,如电子图书、报刊、音频、视频等,可以长期跟踪一个专题。个性化订阅服务可以简化操作流程。
(5) 条码扫描功能。用户通过扫描图书、期刊的条码,可以看到对应资源的馆藏信息,并获取原文。
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移动图书馆手机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级省、市、县、区图书馆陆续提供了移动图书馆手机App,用户在手机上安装移动图书馆手机App软件后就可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吉林省图书馆、大连图书馆、连云港市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都提供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各高校基本上都建设有自己的移动图书馆。 
3. 云图书馆 
在传统图书馆体系中,由于经费和建馆历史不同,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经费的原因,多数图书馆均备有一般的电子资源,而缺乏优质的电子资源。大量存在着普通电子资源重复投资、利用率不高,优质的电子资源短缺的现象,对单个图书馆来说,还存在大量资源闲置的现象,云图书馆的出现为解决各图书馆资源差异带来了解决方案。
云图书馆也称云数字图书馆,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文献管理与服务而产生的新的文献服务形式,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模式。云图书馆采用云计算技术,一方面把分散的数据资源整合起来,另一方面集中财力购买全球各出版类型和学科领域的数据库资源,构建规模大、馆藏丰富的高效率、低成本数字资源集成平台,通过统一的云端平台提供服务,使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和用户都能享有稳定、高效、不受时空限制、按需支付的资源与服务。
云图书馆的实现基础是云计算技术。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很多,目前没有统一约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给出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的主要支撑技术为虚拟化技术、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高效的分布式处理技术、自动管理监控技术、云计算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是使用户利用电脑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从云端获取存储、计算、数据库等计算资源的技术。云计算在资源分布上包括 “云”和“云终端”。云是互联网中大型服务器集群的比喻,是资源与服务的提供方,由分布式互联网基础设施组成,如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云终端是指电脑、手机等设备,这些设备不需要太高的配置,只要安装操作系统,能运行浏览器连接互联网,便可接入云,并从云获取存储、计算、应用软件等服务。用户在使用云提供的服务时,所能够感受到的是服务的变化,即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优质服务,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用户也不需要关注具体技术实现。
云图书馆为读者带来一站式检索,一站式检索具有范围宽广、获取全文快、路径多等特点。云图书馆极大地拓展文献服务的辐射范围,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各类图书馆和用户提供了以较低成本获取丰富资源的途径。
我国主要的云图书馆有超星公司的百链云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等。其中,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hina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DLIS)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将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目前有800多家CALIS高校成员馆,除了高校成员馆外,还有众多公共图书馆、各类科技情报所、教育部资源共享项目、国内资源数据库商等机构为其提供文献支撑。
CALIS为用户提供电子原文下载、文献传递、馆际借书、单篇订购、电子书租借等多种原文获取服务,可以帮助读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查找并索取包含中外文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各种类型的电子或纸本资源全文。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提供e得全文获取、e读学术搜索引擎、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CALIS外文期刊网等服务平台,CALIS高校成员可以免费使用。
云图书馆网址如下: 
百链云图书馆http://www.blyun.com/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http://www.calis.edu.cn/

3.2图书馆馆藏检索

3.2.1索书号
图书馆会在图书的书脊贴上一个标签,标签上面有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号码,凭此号码人们可以找到图书,这个号码就是索书号(Call Number)。索书号是读者在图书馆查找图书时必须了解的信息。
索书号是由分类号与书次号共同组成的,分类号是依据图书馆分类法来确定的,我国主要的图书馆分类法有《中图法》《人大法》《科图法》,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中图法》。下面以《中图法》为例说明图书索书号的编制过程。
《中图法》根据知识的内容性质,将具有相近内容或相同性质的知识划分为一类,每一类都对应一个分类号,每一种图书按其知识内容来划分都会属于某一个类,因而也就对应一个中图法的分类号。《中图法》为每一种图书赋予一个分类号,但同一分类号下面的图书还有很多种,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主题的教材不少于几百种,它们分别是不同年代、不同著者出版的,即便是同一著者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还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种类的图书还需要加以区分,所以除了分类号之外,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区分。
书次号用来对同一分类号下的图书作进一步的区分。书次号常用的取法有两种: 种次号、著者号。种次号是在图书分类后,对同类图书赋予不同的顺序号,按入馆的先后顺序排。根据某类图书的最大种次号,可以看出这一类图书一共有多少种。它的不足之处是,有可能使同一著者的同一分类号下的不同著作分散于不同的位置。著者号,是按著者名称来区分同一分类号下的不同图书。它能使同一著者的同一分类号下的不同图书放在邻近的位置。相对而言,种次号在普通图书馆用得较多。
在使用种次号的情况下,由分类号与种次号共同组成图书的索书号。例如,索书号G254.97/27,其中G254.97表示分类号,27表示种次号。索书号TP391.41/1015,其中TP391.41表示分类号,1015表示种次号。索书号G252.7/164,其中G252.7是分类号,164是种次号,表示该书是馆藏此类书的第164种。
同一种书有多本时,称为复本,给图书分类的时候,复本的标记是用条形码来区分的,它们的索书号是一样的,只有条形码是唯一的,条形码是一本书的身份证。
分类号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图书按学科区分开来,把相同学科内容的图书归纳到统一的类号下,例如,把高等教育理论的书全部归纳到G640这个类号,把数学理论全部归纳到O224这个类号,把有关计算机软件的书归到TP31类中。
种次号是用来区分每类图书中的各种图书的,它给每一种书编制一个号码,根据到馆顺序来排,先到先排。例如,可以通过种次号把《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深入浅出新编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等书区分开。
通过为图书赋予分类号与书次号,图书馆的每一种馆藏图书获得了索书号,图书馆的图书依据索书号的顺序来摆放,读者根据索书号就可以准确地找到馆藏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了。
3.2.2排架方法
馆藏图书是依据索书号进行排列、存取的。馆藏图书具体的排列方法是先按分类号,后按种次号排列。馆藏图书首先按照分类号顺序排列,小号码在前,大号码在后; 分类号完全相同的图书再按照种次号从小到大排列。
按分类号排架时,先按一级类号从小到大排,一级类号相同时,再按二级类号从小到大排,以此类推。例如: 
先按英文字母顺序排: A,B,…,F,…,Z
一级类号相同时,按二级类号顺序排: F00,F01,F02,…,F09…
二级类号相同时,按三级类号顺序排: F030,F031,F032,…
分类号相同时,则按种次号从小到大排列。
总论复分号“”,要排在数字“0”的前面,如F00 排在F01的前面。
3.2.3馆藏书目计算机检索
目前,人们使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管理。其中,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ntegrated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ILAS)是我国大多数图书情报单位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ILAS提供了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等方式。检索字段有题名、责任者、主题词、分类号、国际标准书/刊号、索取号、丛书名等,还可按图书类型来检索。
案例31: 馆藏图书检索
题目: 某高校大学生正在学习数据结构课程,他打算在学校图书馆借一本数据结构方面的图书作为参考书,请帮助他完成借书任务。
分析: 该学生是为学习找参考书,不是特定要找某一本书,因而主题相符、出版时间较新的图书即可。
步骤1: 登录学校馆藏书目查询系统,如图31所示,查询方式选择“题名”; 图书类型选择“查中文图书”; 限定方式选择“模糊查找”; 排序方式选择“出版时间降序”; 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数据结构”,鼠标单击“检索”按钮,即可找到关于数据结构的馆藏图书,查询结果如图32所示。


图31馆藏图书查询


步骤2: 在找到的结果中,发现第一条即为所需,鼠标单击该条信息的右下方“馆藏信息”,则显示该书的详细信息,如图33所示,记下该书的索书号TP312C/1187,查看该书的馆藏地点为“新书库”,状态栏中有一本为“借出”,还有两本为“入藏”,如图34所示。该同学可以直接到学校图书馆的新书库,按索书号查找此书并借阅。



图32图书查询结果(1)




图33图书查询结果(2)




图34查看馆藏信息



习题3

1. 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原文,了解该法律并回答以下问题: 该法律的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分别是?公共图书馆的内涵是?哪一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公共图书馆?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哪些服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在公共图书馆的行为作了哪些约束?
4. 搜索《“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了解数字图书馆建设,了解您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关于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
5. 搜索《“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了解面向特殊群体的数字图书馆,了解您所在地区面向特殊群体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
6. 列出您所在的省有哪些公共图书馆,并找到这些公共图书馆的网址,了解其提供的服务。
7. 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查看“每日课堂”提供的各类公开课。
8. 下载超星移动图书馆手机App,并试用。
9. 在您所在学校图书馆查找两本与您所学课程相关的图书。
10. 进入下列图书馆的网站,了解它们提供的服务,向同学们推荐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制作PPT文档用于讲解,并在这些图书馆网站上演示使用过程。
(1) 国家科学图书馆; (2)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3)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 (4)中国国家图书馆; (5)上海图书馆; (6)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