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等表明,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提高质量新时代。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是建设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的必由之路。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多数本科生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第一门语言。本书作为“计算机系统能力课程群”重点建设项目教材,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新的编写体例,全程案例驱动,设计全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以更好地支撑毕业目标,努力达到“金课”建设标准。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成果导向教育的混合式立体‘金课’建设研究”成果,配备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学大纲,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组织,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 本书努力体现以下特色: (1) 本书是针对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一门教学语言编写的教材,同时兼顾广大计算机用户和自学爱好者,适合教学和自学。 (2) 重视良好的编程风格和习惯的养成。 (3) 采用“章节知识单元”的体例结构编写,知识点划分合理,深入浅出。 (4) 本书全程以案例驱动教学,配备大量案例拓展问题,使课程具有“高阶性”和“创新性”,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检验。 (5) 本书配套提供“理论案例翻转”结合的教学大纲,适合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设计,帮助教师实现以PBL导向和OBE导向的教学目标。 (6) 本书所有案例程序和案例拓展均已实现在线评测,学生可以在PTA平台在线提交程序代码。 使用本书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编程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针对生产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书通过大量程序案例,让学生在编程实践中理解知识点,实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同时又给出一定数量的拓展和习题,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 本书不但适合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层次和高职高专层次作为教材使用,还可作为计算机岗位培训的教学用书,或者作为程序设计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全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认识C语言程序,介绍C语言编译环境DevC++的使用、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等。 第2章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标识符、常量和变量、各种运算符,以及基本运算的规则等内容。 第3章介绍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数据输入输出方法。 第4章介绍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包括if语句、ifelse语句、switch语句,以及选择语句的嵌套。 第5章介绍while循环、dowhile循环、for循环等循环结构语句,以及break和continue语句在循环结构中的应用。 第6章介绍C语言中函数的应用,包括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如何在函数间传递参数,变量的作用域,变量的存储类别等内容。 第7章介绍如何在C语言中定义和使用数组,包括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以及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使用。 第8章介绍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指针运算、字符指针、函数指针,以及动态内存管理等内容。 第9章介绍结构体等构造类型数据的定义、声明和使用,还介绍了链表和枚举的构造与基本操作。 第10章介绍文件的应用,包括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几个常用的读写函数、文件的定位及随机读写。 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本书另提供数制与编码、位运算、综合案例等内容,请扫描本书二维码下载。 本书由于延、李英梅担任主编,李红宇、范雪琴担任副主编,周国辉主审。第1章由李英梅编写,第2~8章由于延编写,第9章由李红宇编写,第10章由范雪琴编写。全书由于延统稿。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为了方便教学和读者上机操作练习,本书配有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各章案例和习题的所有参考代码、其他相关教学资源等内容,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获得,最新的教学资源请联系作者邮箱(yuyan9999@vip.qq.com或915596151@qq.com)索取。 特别说明: 本书提供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所有案例源代码、习题源代码,本书所有案例及拓展问题均已设计成在线评测问题(PTA平台),学生可以在PTA平台上完成题目评测,教师可以利用PTA平台开展实验和实践教学。使用本书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QQ号码915596151联系作者开放题目集。 作者2021年9月于哈尔滨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