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和《网络攻击与防御实训》自2019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及相关专家的高度肯定。但在两本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读者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网络攻击与防御实训》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内容已显过时,不利于实现教学内容贴近实战这一目标。为此,笔者在保持原有教材知识体系和架构的前提下,利用目前最新的应用、系统版本和攻防思路,更新了原有教材的所有实验,推出了本书。

本书是与《网络攻防技术(微课视频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群编著)相配套的实训教材,由网络攻防基础实训、Windows操作系统攻防实训、Linux操作系统攻防实训、恶意代码攻防实训、Web服务器攻防实训、Web浏览器攻防实训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攻防实训7章组成。本书围绕网络攻防实战化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把知行合一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具体的实验,对《网络攻防技术(微课视频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训练,使读者在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提高网络攻防的动手能力。

本书作为《网络攻防技术(微课视频版)》的配套实训教材,在实验内容的确定过程中力求与理论知识相对应,并能够恰当地反映理论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但是由于每个章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要做到实验内容反映所有知识点,这在一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本书每章遴选了一些典型的实验,力求能够反映该章节的核心内容。在实验内容组织上,本书着重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衔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书的每个实验都包括预备知识、实验目的和条件、实验过程、任务与思考4个环节,在突出知识掌握的同时,加强对读者能力的拓展。在实验环境的构建上,为了使每位读者在不需要依赖第三方平台的基础上开展每个实验,本书中所选择的实验环境都可以由读者借助互联网下载相关系统、软件与工具等,并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搭建平台,完成实验操作。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450分钟的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提示

课件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课件下载”二维码,在公众号“书圈”下载。

视频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本书编写工作由王群教授主持,李馥娟教授、刘家银博士和诸葛程晨博士共同完成。其中,王群负责编写第1章的内容,刘家银负责编写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诸葛程晨负责编写第4章和第5章的内容,李馥娟负责编写第6章和第7章的内容,最后由王群负责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事和同行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另外,本书参考、借鉴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公司的相关研究成果、工具与平台等。对资料的直接提供者以及文献资料的贡献者,作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本书的作者也会对内容不断完善,适时提供新的版本。


作者2023年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