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平台正在不断演变,PC和手机两大计算平台造就了互联网产业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沉浸式计算平台被普遍认为将成为继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包括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
PC霸主和智能手机巨头们早就开始布局自己的AR/VR产业链。苹果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等国外巨头已经在软硬件产业链中强势布局。三星、HTC、索尼、英特尔、高通等厂商在AR领域的投入也是未来主导行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以BATJ(指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与京东(JD)的简称)为代表的国内顶尖企业,在应用与服务层面也在加速布局。此外,国内外的初创团队和高校实验室等在硬件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上也开始崭露头角。
虚拟现实技术已被我国列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国制造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及项目规划中,其正在加速向各个领域渗透和融合,并给这些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作为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AR/VR产业在硬件、软件平台、内容及服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眩晕感、便携性、交互性等难题使该行业出现大量的人才缺口,人才匮乏是AR/VR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2018年9月21日,教育部正式宣布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院校中设置“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从2019年开始实行。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有“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至此,虚拟现实技术正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推广和发展。


因此,无论是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产业布局者、行业应用推进者、内容应用开发者或学习者,跟踪AR/VR产业热点与发展,学习主流开发技术及应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书紧扣读者需求,采用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AR/VR技术原理、产业链组成、国内外产业巨头布局、关键技术指标、产业发展瓶颈及趋势预测、主流开发技术和高级开发技术。


1. 突出前沿,逐层解读,深度剖析
本书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相关的理论分门别类、层层递进地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透彻的分析,既体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兼顾了其渐进性。
从AR/VR的起源、人机交互方式变化、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带领读者了解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然后从AR/VR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即AR/VR硬件技术产业、软件及技术开发平台、内容开发和服务平台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总结出AR/VR全产业链图及产业巨头布局的重要意义; 最后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的难题、根本原因、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剖析。
本书力求使用最新的行业指标及产品数据,通过对产业和相关概念的逐层剖析,加深读者对产业的立体化认知,明确整个产业的发展瓶颈和方向,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定位。
2. 虚实结合,图文并茂,易于上手
本书尽可能地将虚拟抽象的概念、理论、技术名称与实际的应用案例相结合。书中介绍了目前比较热门的8种开发技术的精彩应用案例,加深读者对产业的发展和认知。
书中还配备了大量新颖的图表,以提升读者兴趣,加深对相关理论及应用的理解。尤其在技术开发部分,一步一图,确保读者能快速上手、轻松掌握。




3. 瞄准热点,案例新颖,丰富视野
内容应用是虚拟现实的灵魂。近年来,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极其广阔,从B端的医疗、教育、军事、工业、旅游等到C端的直播、影视、社交等。
本书归类列举了大量新颖的热点应用案例,涉及旅游(旅游体验+穿越体验+星际旅行)、教育(驾驶培训+太空探索+灾害演练+抢险救灾)、医疗(人体解剖+辅助治疗+手术导航)、工业(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装配+维修装配)、房地产等,既体现了创新融合的行业应用热点,又丰富了读者视野。
4. 配套资源,超值服务


配套资源

 教学课件(PPT)、素材、习题答案、教学大纲等资料,请扫描此处二维码下载或者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 微课视频,请扫描书中各章节对应位置二维码观看,有助于加深读者对AR/VR内容开发和行业应用的理解。
 更多精彩案例,请自行添加“ARVR训练营”微信公众号获取。读者也可加入本教材的QQ交流群(详见配套资源),获取资料和技术指导。
注意: 请先刮开封四的刮刮卡,扫描刮开的二维码进行注册,之后再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获取相关资料。
本书由范丽亚(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和张克发主编,马介渊、赵兴、谢有龙为副主编。全书由范丽亚策划和统稿,具体分工如下: 第1~2章由范丽亚编写,第3~9章由范丽亚、张克发共同编写,全书的资料整理与校对、习题编写等工作由马介渊完成,教学视频的录制由赵兴和谢有龙共同完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广东口可口可(COCO)公司的许吉锋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感谢陕西加速想象力的各位朋友对本书的支持,感谢为本书提供的精彩开发案例展示; 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大力的支持和照顾,才使我能投入到本书的写作之中。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请发送邮件至workemail6@163.com,您的肯定和建议是我们继续完善本书的动力。

范丽亚
2020年6月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