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小平爷爷在1984年发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学习编程可以锻炼你的思维,帮助你更好地思考。”在今天看来,我们在响应邓小平爷爷伟大号召的基础上,也体会到了学习编程的过程就是锤炼思维、思考事理的过程。 2000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现在的中学生,是生长在新世纪的一代人,肩负着连接现在与未来的使命,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使命和责任。学习编程语言,不仅能掌握一门与计算机沟通的语言,而且能收获一把通向未来的钥匙。更重要的是,学习编程可以开拓思维、启迪想象,可以培养学生们主动思考的意识,让孩子们能够发现并能自主设计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程序。学习编程所培养出来的能力会让每个人受益终身。 Python语言在计算生态的大背景下诞生、发展、再生,历时近30年,其简洁和面向生态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形成了全球范围最大的单一语言编程社区。超过9万个第三方编程库覆盖从数据到职能、二维到三维、文本处理到虚拟现实、控制逻辑到系统结构等几乎所有的计算领域。 本书作为中学生面向科学实验的编程教材,不仅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科学实验,还深入讲述了Python语言本身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特色如下: (1)以初中物理和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实验作为问题提出,在实际问题的求解中强调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基本结构,不探究语法的细节,从宏观上把握程序的结构。 (2)注重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注重模仿,强调规范化的程序结构,不提倡过多的编程技巧和个人风格。 (3)通俗易懂。本书利用大量的图示说明,把程序的执行过程,复杂的概念、算法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 本书所有列举的例题和扩展训练均在Python 3.8.8下调试通过。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