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1.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 1.1.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模型2 1.1.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目标4 1.1.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和用途5 1.1.5计算机网络的特点6 1.1.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 1.1.7图标约定9 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0 1.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10 1.2.2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阶段12 1.2.3智能终端网络阶段14 1.2.4标准化网络阶段14 1.2.5网络互联阶段14 1.2.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5 1.3多用户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9 1.3.1多用户系统19 1.3.2计算机网络系统19 1.3.3分布式计算机系统19 1.3.4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20 1.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0 1.4.1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20 1.4.2网络结点22 1.5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系统23 1.5.1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型23 1.5.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23 1.5.3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27 1.5.4几种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30 1.6资源共享技术30 1.6.1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30 1.6.2通信信道资源共享31 习题32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目录第2章局域网技术33 2.1局域网的概念34 2.2局域网络拓扑结构35 2.2.1网络拓扑结构35 2.2.2总线型拓扑结构35 2.2.3环状拓扑结构37 2.2.4星状拓扑结构39 2.2.5总线星状拓扑结构40 2.2.6环状星状拓扑结构40 2.2.7树状结构40 2.2.8半网状结构41 2.2.9全网状结构41 2.3网络通信介质42 2.3.1有线介质43 2.3.2无线介质48 2.4网络系统结构49 2.5常用网络连接设备50 2.6网络协议标准71 2.6.1IEEE 802概述71 2.6.2IEEE 802系列简介71 2.7局域网络技术72 2.7.1局域网络的基本概念72 2.7.2几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73 2.7.3虚拟局域网络75 2.8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77 2.9应用实例78 习题78 第3章广域网与Internet80 3.1广域网络技术81 3.1.1广域网络的基本概念81 3.1.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连接81 3.1.3Tn和DSn82 3.1.4广域网络拓扑结构82 3.2Internet概述86 3.2.1Internet的定义86 3.2.2Internet的特点87 3.3Internet的历史和发展87 3.3.1Internet的历史87 3.3.2Internet的未来88 3.4Internet在中国88 3.4.1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88 3.4.2中国四大互联网络简介89 3.4.3“三金工程”91 3.4.4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91 3.5Internet的资源及应用服务93 3.6如何接入Internet93 3.6.1拨号接入技术93 3.6.2ISDN接入技术94 3.6.3DDN专线接入技术96 3.6.4xDSL接入技术97 3.7IP地址与域名101 3.7.1IP地址101 3.7.2特殊IP地址103 3.7.3域名104 3.8子网及子网掩码106 3.8.1子网的概念106 3.8.2子网地址106 3.8.3子网掩码106 3.8.4子网掩码的用途107 3.9应用实例107 3.9.1网卡的安装与配置107 3.9.2子网掩码的应用107 3.9.3如何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108 3.9.4网络地址转换及其应用110 习题110 第4章无线网络技术112 4.1无线网络概述113 4.1.1WLAN的构成113 4.1.2WLAN的标准114 4.2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式116 4.3无线局域网的主要设备117 4.4无线网络的设计119 4.5应用实例121 4.5.1校园无线网络架构设计121 4.5.2家庭无线网络的配置及其应用技术122 习题122 第5章Internet实用技术124 5.1浏览器125 5.1.1Web网页和浏览器125 5.1.2IE浏览器125 5.1.3Maxthon浏览器128 5.2网络搜索引擎128 5.2.1普通搜索引擎129 5.2.2集成搜索引擎132 5.3电子邮件132 5.3.1电子邮件概述132 5.3.2Outlook邮件系统134 5.3.3QQ邮件系统139 5.4NetAnts142 5.4.1软件下载、安装及启动142 5.4.2用NetAnts下载文件143 5.5文件传输FTP144 5.6远程登录Telnet145 5.7网络新闻组Usenet145 5.8电子公告板BBS145 5.9腾讯QQ145 5.10微信145 5.11博客145 5.12电子商务145 5.13电子政务146 习题146 第6章网络体系结构147 6.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48 6.1.1通信协议148 6.1.2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149 6.2ISO/OSI网络体系结构149 6.3OSI分层结构151 6.3.1物理层151 6.3.2数据链路层152 6.3.3网络层153 6.3.4传输层154 6.3.5会话层155 6.3.6表示层155 6.3.7应用层156 6.4Internet协议簇156 6.4.1TCP/IP体系结构156 6.4.2TCP/IP协议157 习题158 第7章网络通信技术160 7.1数据通信161 7.1.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61 7.1.2数据通信过程161 7.1.3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161 7.1.4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162 7.1.5通信线路的通信方式163 7.1.6数据传输方式163 7.2数据传输技术164 7.2.1基带传输、频带传输与宽带传输164 7.2.2数据编码164 7.2.3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166 7.3数据交换技术167 7.3.1电路交换技术167 7.3.2存储转发技术168 7.4差错控制169 7.4.1差错的基本概念169 7.4.2差错控制方法170 7.4.3检错编码方法171 7.4.4前向纠错技术173 7.5多路复用技术175 7.5.1频分复用技术175 7.5.2时分复用技术175 7.5.3排队复用技术176 7.5.4波分复用技术176 7.5.5异步频分复用技术和异步时分复用技术177 7.6应用实例: 前向检错技术的应用178 习题180 第8章IPv6技术181 8.1IPv6的产生与发展182 8.1.1IPv6概述182 8.1.2IPv6的产生183 8.1.3IPv6与IPv4的区别184 8.2IPv6寻址模式及地址分配184 8.2.1IPv6地址体系结构184 8.2.2IPv6寻址模式186 8.2.3IPv6地址分配192 8.3IPv6过渡技术194 习题195 第9章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196 9.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197 9.1.1云计算概述197 9.1.2云计算的产生及基础架构202 9.1.3云计算的发展203 9.1.4云计算的关键技术205 9.2云计算的组成207 9.2.1云计算架构207 9.2.2云计算操作系统209 9.3云计算架构设计212 9.3.1云计算架构概述212 9.3.2云计算数据中心大二层网络架构213 9.3.3数据中心网络跨站点的二层互访和多站点选择214 9.3.4云计算数据中心后端存储网络215 9.3.5云计算与IPv6215 9.4应用实例:云盘建立与使用技术215 9.5大数据技术216 9.5.1大数据的基本概念216 9.5.2大数据的关键技术216 9.5.3大数据的计算模式218 9.5.4大数据的应用领域220 9.5.5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三者之间的关系220 9.5.6大数据架构222 9.5.7大数据采集方法223 9.5.8数据处理方法224 习题225 第10章物联网技术227 10.1预备知识227 10.1.1条形码及标签技术227 10.1.2RFID技术229 10.1.3传感器技术230 10.2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233 10.2.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33 10.2.2物联网体系结构235 10.3物联网的应用技术237 10.4实用案例——停车场车辆监管管理系统238 习题238 第11章区块链技术239 11.1初识区块链240 11.1.1区块链的基本概念240 11.1.2区块链的发展历程241 11.1.3区块链的特征241 11.2区块链的分类241 11.3区块链的核心技术242 11.3.1分布式账本242 11.3.2非对称密码加密机制242 11.3.3共识机制243 11.3.4智能合约机制243 11.4区块链的架构模型243 11.4.1数据层244 11.4.2网络层245 11.4.3共识层246 11.4.4激励层247 11.4.5智能合约层248 11.5区块链的应用249 习题249 第12章人工智能技术250 12.1初识人工智能251 12.1.1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251 12.1.2人工智能的发展252 12.2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253 12.2.1计算机视觉技术253 12.2.2机器学习技术254 12.2.3深度学习技术255 12.2.4自然语言处理技术256 12.2.5机器人技术257 12.2.6生物识别技术257 12.2.7导航与定位技术259 12.2.8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259 12.2.9路径规划技术259 12.2.10智能控制技术260 12.2.11人机接口技术260 12.3人工智能的架构模型260 12.3.1基础架构层260 12.3.2感知层262 12.3.3认知层264 12.3.4应用层265 12.4人工智能的应用268 习题268 第13章网络管理技术269 13.1网络管理概述270 13.1.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270 13.1.2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270 13.1.3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271 13.2网络管理标准272 13.2.1网络配置管理272 13.2.2网络性能管理273 13.2.3网络故障管理273 13.2.4记账/计费管理273 13.2.5容错管理技术274 13.2.6网络地址管理274 13.2.7文档管理275 13.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75 13.3.1SNMP的概念276 13.3.2SNMP的基本组成276 13.4软件管理277 13.4.1软件计量管理278 13.4.2软件分布管理278 13.4.3软件核查管理278 13.5应用实例: “网路岗”软件的配置与使用278 习题279 第14章网络安全技术280 14.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81 14.1.1网络安全概述281 14.1.2网络攻击技术284 14.1.3系统攻击方法285 14.1.4网络安全管理288 14.2常见网络安全设施与技术289 14.2.1防火墙与防水墙289 14.2.2IDS与IPS293 14.2.3网络嗅探技术294 14.2.4安全审计技术298 14.2.5漏洞扫描技术300 14.2.6其他网络安全技术300 14.3局域网络与广域网络安全301 14.3.1局域网络安全性分析301 14.3.2局域网络安全技术302 14.3.3广域网络安全技术303 14.4Internet安全技术303 14.5IPv6安全管理技术303 14.6云计算安全技术304 14.7数字签名与CA认证技术304 14.8病毒、木马与黑客的攻防技术304 14.9应用实例304 习题304 第15章实用案例分析305 15.1数字校园架构设计305 15.1.1大学校园网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306 15.1.2主干网络设计及设备选型308 15.1.3网络安全方案311 15.1.4校园网QoS设计313 15.1.5校园网子网和VLAN划分315 15.2智慧校园架构设计316 15.2.1智慧校园概述316 15.2.2智慧校园发展的三个阶段317 15.2.3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和意义317 15.2.4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318 15.2.5高校智慧校园案例319 15.2.6某大学智慧校园架构设计320 15.3IPv6架构设计324 15.3.1IPv6实验床架构设计324 15.3.2IPv6驻地网架构设计325 附录常用缩略词329 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