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专业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这是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完全一致。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和不足,将会极大地影响后续专业应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更会限制在后续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能力的扩展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建立与发挥。正是鉴于此,我们依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类和电气类专业的办学宗旨和任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编写了这本电路分析基础教材,以满足相关学科专业电路课程的教学需求。

“电路分析”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机电类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能熟练地运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毋庸置疑,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及研究中,电路知识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因此,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容低估。

电路分析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点多、概念性强,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者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应特别注意加强课后练习。课后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和练习,并尽可能地多做习题。为此,本书的各章均配有十分丰富的习题和练习题供读者选用。特别是各章的习题均由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分析计算题等四个部分组成。前三种题型涉及的是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以及在理解和掌握上易于出错的知识点。这些题目的练习对学生掌握该章内容可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和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准确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归结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求解具体电路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及对基本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因此,本书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对电路知识的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特别注意加强对学习方法及学习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指导,力求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以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需要。

本书适用于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机电类等专业,各学校和各专业在尽量保证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将一些章节作为选讲或自学内容。

全书共14章。柳贵东编写第2、5、6、8、9、10章,林春景编写第12~14章,汪建编写第1、3、4、7、11章,全书由汪建统稿。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改进。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编者
2023年3月于广东白云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