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信息技术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通常绝大部分人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包括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计算机; 在生活中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计算机。最为常用的桌面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Linux均如影随行。对于大部分专业人员而言,Ubuntu 20.04 Long Term Support (LTS)作为第7个长期支持的版本,值得学习和使用。 尽管“操作系统”是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但由于最为常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macOS并不对普通用户开放源程序,因此,在讲授“操作系统”这门课时,不少教师会发现以下问题: 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觉得云里雾里,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若将开放源代码的Linux作为选修课甚至设置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可望解决上述问题。 本书紧紧围绕着Ubuntu 20.04 LTS这一开放源代码的Linux发行版,在设计和挑选教材内容时,有以下考虑。 (1) 本书尽可能不涉及过多的“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术语和理论,而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介绍Ubuntu,希望学生通过使用这一系统来理解“操作系统”课程涉及的算法及思想。 (2) 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Ubuntu比较陌生,因此在第1章既详细介绍了如何安装虚拟机并在其中安装Ubuntu 20.04,又仔细描述了如何在已经安装Windows 10的计算机上安装Ubuntu并以双系统的方式运行。对于初学者而言,安装Ubuntu是学习它的第一步。 (3)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长期使用Windows或macOS,非常担心自己转到字符界面的Ubuntu后难以适应而不敢尝试之。我们在第2章介绍了Ubuntu图形界面下日常使用的大部分功能,避免了学生从具有友好操作界面的Windows或macOS上直接迁移到Ubuntu的字符界面中时感到不适,从而实现了平滑过渡。 (4) 从某种层次上来讲,华丽的图形界面其实是为非专业人员提供的,对于专业人员而言,字符界面可谓又快又好。在第3章中介绍了Ubuntu字符界面下最为常用的命令。 (5) 尽管Ubuntu中内置了具有图形界面的gedit,但对专业人员而言,vi才是首选。在第4章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vi编辑器的基本用法,并提及少许高级功能。 (6) 第5章介绍了部分实用程序的用法,这些实用程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日常需求,帮助学生提高处理数据的速度。 (7) 为了更好地处理数据并使这一过程可被重用,仅使用实用程序是不够的。因此在第6章中介绍了Shell脚本编程的基本知识,通过使用Shell脚本,可以处理极为复杂的事务。 (8) 第7章为实验,主要提供给学生上机时使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反复使用这一系统的过程中加深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操作Ubuntu。 本书内容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易懂,便于自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Linux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Linux爱好者的入门书籍,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张光河老师、刘芳华老师、曹远龙老师、桂小林老师和段高华老师。特别感谢华东交通大学黄晓辉老师和江西师范大学王晓庆老师在本书编写时给予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为本书编写提供过帮助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们。 作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和专著,也在网上查找了很多资料,在此向各位原著者致敬和致谢! 本书得到了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JXJG19210)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或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