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超声波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感知、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目前,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了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物联网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规范引导,不断优化物联网发展的环境。物联网的理念和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广泛渗透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物联网凭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改善服务民生、推动增效节能等方面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部分领域带来真正的“智慧”应用。
本书的第1章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和典型的物联网工程架构。
第2章介绍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包括ZigBee的概念,开发物联网工程项目所需的开发环境及安装过程; 还介绍CC2530的基本编程实践,包括输入输出、外部中断、定时器、串口通信。让读者能够运用单片机原理,在CC2530开发板上开发基本的片上应用,进而掌握CC2530的片上资源,能够在开发过程中查阅CC2530用户手册完成基础开发。
第3章介绍物联网网络层知识,包括ZStack协议栈的简介、工作原理。通过实例介绍组建无线网络、在无线网络中的点播、组播、广播三种无线通信方式; 通过综合实例RFID刷卡及无线传输,介绍终端节点通过RFID获取数据; 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终端节点,终端节点通过串口上传至上位机,是一个无线通信较为全面的应用过程。
第4章介绍物联网感知层知识,包括传感器的基础知识、传感器的分类、选择与应用,并介绍了温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第5章介绍物联网应用层相关技术,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的概念、环境搭建、服务器端的功能封装和接口封装、服务器端程序开发,还包括移动端的技术选择、环境搭建,以及移动端的网络通信技术。
第6章以智能停车场为实训项目背景,介绍物联网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包括系统分析、设计、系统的硬件端、软件端的开发及通信。
本书第1~4章由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师万洪莉编写,第5、6章由大连科技学院李雨晨编写。另外,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郝健同学参与本书调试工作,史鸿杰同学提供了本书智能停车场实训项目素材。同时,感谢东软睿道赵国辉、贾宁宇、刘旭东、李侃老师提供的培训和指导。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请读者原谅,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