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按照基础知识、基础训练、上机实践组织教学过程,提供了82个基础知识模块和相应的82个基础训练以及82个上机实践模块;提供了2个综合实践、30个由作者制作或录制的课外读物微课,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
基础知识体现最重要和实用的知识,是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基础训练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后应具备的编程能力;上机实践给出了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实践活动。全书共分12章,包含了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语句,类与对象,子类与继承,接口与实现,匿名类,函数接口与Lambda表达式,异常类,常用实用类,输入、输出流,JDBC数据库操作,Java swing图形用户界面,Java多线程机制,Java网络编程和综合实训等内容。
第1章基础知识部分介绍了Java语言的来历、地位、重要性和Java的平台无关性,基础训练部分主要训练学生掌握开发Java程序的基本步骤,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第2章和第3章介绍了基本数据类型、Java运算符和控制语句。第4章和第5章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讲述了类与对象、子类与继承、接口与多态、函数接口与Lambda表达式等内容,基础知识点明确,基础训练重点体现面向抽象和接口的设计思想。第6章讲述常用的实用类,包括字符串、日期、正则表达式及数学计算等,基础训练环节特别体现怎样用所学实用类去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常见问题。第7章的主要内容是Java的输入、输出流,是Java语言中很丰富和优秀的一部分内容,尽管Java提供了20多种流,但它们的用法、原理却很类似,根据这一特点,本章在基础知识上突出原理,在基础训练上注重任务的实用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8章的主要内容是Java程序中和数据库相关的有关技术,在任务驱动部分特别注重结合任务训练学生连接数据库的操作能力。第9章主要讲解组件的有关知识,把事件处理难点分散到各个基础训练单元,特别突出某些具体的组件,因为只要真正理解掌握了一种组件事件的处理过程,就会掌握其他组件的事件处理。多线程是Java语言中的一大特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第10章的基础训练注重使读者掌握多线程中的重要概念,并学习怎样用多线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第11章是关于网络编程的知识,针对套接字通俗而准确地设计了合理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多线程在网络编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上机实践环节结合基础知识给出了一些实用性强的实践活动。第12章由2个综合实训构成,其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巩固教材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Java程序设计教材。
本书代码全部在JDK11环境下编译通过。使用本书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 下载电子讲义、源代码和习题解答。普通读者可扫描下列二维码下载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