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作目的 在21世纪,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高等学校学生是企业和政府的后备军,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教育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其中突出的就是教材问题。具体体现在: 第一,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专业的术语很多,对于没有这些知识背景的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第二,书中案例比较匮乏,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太远,致使案例可参考性差; 第三,缺乏具体的课程实践指导和真实项目。因此,针对高等学校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特点与需求,编写适用的规范化教材已刻不容缓。 本书就是针对以上问题编写的。作者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高校教学基础信息子系统”项目案例贯穿于Java Web应用开发各个阶段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包括预备知识(Web项目开发简介、Web服务器Tomcat)、Web前端技术简介(HTML、CSS、JavaScript、JQuery、 Bootstrap)、数据库设计与可行性分析(MySQL数据库、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可行性分析)、JDBC核心技术编码、后端动态页面技术(Servlet核心技术、JSP核心技术、Web项目的分层实现、Filter技术和Listener技术、JSTL和EL)、Web项目中公共难点功能的实现等内容。通过项目实践,可以明确技术应用的目的性(为什么学),也可以对技术原理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什么),还可以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学得怎么样)。 经过半年多见缝插针式的奋战,本书终于顺利完成,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为能将自己多年来参与项目开发和指导的经验以及教学上的心得与各位读者分享而感到高兴。 本书第1、3、4、5章由黄波编写,第2、6、7、8、9、11章由于倩倩和曹晶垚编写,第10、12、13、14、15、16章由张小华编写。书中的源代码由曹晶垚整理,教材配套的课件等教学资源由于倩倩整理,微课视频由张小华录制。 本书特点 1. 注重项目实践 以项目实践为主线,带动理论的学习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本书的特色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高校教学基础信息子系统项目。通过本书,希望读者能够对Java Web开发技术和开发流程有一个整体认识,减少对项目的盲目感和神秘感,能够根据本书的体系循序渐进地动手做出自己的真实项目。 2. 注重理论要点 本书以“高校教学基础信息子系统”项目实践为主线,着重介绍Java Web开发理论中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以及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而不是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和特色。读者首先通过项目把握整体概貌; 然后深入局部和细节,系统学习理论; 最后不断优化和扩展细节,完善整体框架和改进项目。本书既有Java Web项目开发的整体框架,又有重点理论和技术。一书在手,思路清晰,项目无忧。 3. 配书资源丰富 为了便于学习,读者可以方便地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本书配套资源包。资源包分为学生资源包和教师资源包。学生资源包中包括: (1) 所有开源工具。请扫描下面前两个二维码进行下载。 (2) 每章的程序代码,可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Java Web项目开发各个阶段的知识与技术。请扫描下面第三个二维码进行下载。 (3) 教学课件,请扫描下面第四个二维码进行下载。 开源工具1 开源工具2 程序代码 教学课件 教师资源包中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件、实践指导书、期末试卷、题库、教学总结等教学资源,这大大降低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和时间成本,减轻了教学文档的撰写负担,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教学环节,提高授课质量。同时每章最后都配有精心设计的习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答案,便于读者复习和教师出题。有需要教师资源包的读者请联系清华大学出版社进行获取。 4. 扫码观看微课视频 为了便于学习,读者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观看配套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共64个,其中关于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视频30个,关于设计和编码的视频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