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章  Linux系统文件操作	1
1.1  UNIX/Linux操作系统简介	1
1.1.1  UNIX简介	1
1.1.2  Linux概述	2
1.2  Linux系统目录结构	3
1.3  Linux系统的安装、启动、登录、用户界面与命令格式	5
1.3.1  在VMware中用快照快速安装Linux虚拟机系统	5
1.3.2  启动与登录Linux	5
1.3.3  三种系统操作方法	6
1.3.4  Linux命令格式和说明	7
1.4  Linux文件、目录操作及文件属性、权限	9
1.4.1  目录路径与目录操作	9
1.4.2  文件属性与权限	13
1.4.3  Linux文件操作命令	14
1.4.4  修改文件属性	19
1.4.5  使用通配符(“*”和“?”)匹配文件名	21
1.4.6  文件的压缩与打包	22
1.5  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	23
1.6  本章小结	24
课后作业	25
第2章  Linux Shell编程	27
2.1  Shell编程基本概念	27
2.1.1  Shell脚本的结构	27
2.1.2  Shell脚本的创建与执行方法	28
2.1.3  Shell变量与赋值表达式	29
2.1.4  Shell输入/输出语句	30
2.1.5  终止脚本的执行和终止状态	30
2.2  Shell数学运算与字符串处理	33
2.2.1  Shell数学运算	33
2.2.2  Shell字符串处理	33
2.3  Shell条件与if控制结构	34
2.3.1  if语句	34
2.3.2  test命令	36
*2.3.3  复合条件检查	40
2.3.4  case语句	41
2.4  循环结构	41
2.4.1  for循环结构	42
2.4.2  while循环结构	43
2.4.3  until循环结构	44
2.5  Linux全局变量和环境变量	44
2.5.1  Linux Shell层次结构	44
2.5.2  Shell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	46
2.5.3  Linux环境变量	46
*2.5.4  Shell变量的删除和只读设置方法	49
2.5.5  Shell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49
2.6  Linux文件I/O、I/O重定向和管道	50
2.6.1  标准文件描述符	50
2.6.2  I/O重定向	50
2.6.3  管道	52
2.6.4  从文件获取输入	52
2.7  命令行参数	53
*2.8  Shell函数	54
*2.8.1  函数的基本用法	54
*2.8.2  向函数传递参数	55
2.9  本章小结	55
课后作业	56
第3章  Linux C编程环境	57
3.1  Linux C程序的编译与执行	57
3.1.1  Linux环境下C程序的编译与执行过程	57
3.1.2  编译多个源文件	61
3.1.3  使用头文件和库文件	62
*3.1.4  使用gcc创建自定义库文件	65
3.1.5  gcc常用命令选项及用法	67
3.2  Linux自带的常用系统库	68
3.2.1  数学函数	68
3.2.2  环境控制函数	69
3.2.3  字符串处理函数	69
3.2.4  时间函数	70
3.2.5  数据结构算法函数	71
3.3  诊断和处理Linux编程错误	75
3.3.1  诊断和处理编译错误	75
3.3.2  处理系统调用失败	79
3.3.3  用断言检查程序状态错误	83
*3.4  用GDB/ddd调试器诊断运行错误	84
*3.4.1  用GDB调试程序运行错误的示例	85
*3.4.2  常用的GDB命令	88
*3.4.3  用ddd/GDB调试程序	89
3.5  命令行参数和环境变量的读取方法	89
3.5.1  环境变量及其使用方法	89
3.5.2  命令行参数的使用方法	90
*3.6  make工具	91
*3.6.1  引入make工具的原因	91
*3.6.2  用makefile描述源文件间的依赖关系	92
*3.6.3  引入伪目标以增强makefile功能	94
*3.6.4  用变量优化makefile文件	94
3.6.5  用预定义变量和隐式规则简化makefile文件	95
3.7  本章小结	96
课后作业	97
第4章  输入/输出与文件系统	100
4.1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100
4.1.1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简介	100
4.1.2  文件I/O库函数	101
4.2  系统I/O概念与文件操作编程	102
4.2.1  UNIX I/O	102
4.2.2  文件打开和关闭函数	103
4.2.3  文件读写编程与读写性能改进方法	106
4.2.4  文件定位与文件内容随机读取	110
4.2.5  任意类型数据的文件读写	112
4.2.6  用文件读写函数操作设备	114
4.3  内核文件I/O数据结构及应用	116
4.3.1  文件描述符和标准输入/输出	116
4.3.2  文件打开过程	117
4.3.3  内核文件I/O数据结构
共享原理	118
4.3.4  dup和I/O重定向	119
*4.4  用RIO包增强UNIX I/O功能	123
*4.4.1  RIO无缓冲的输入/输出函数	123
*4.4.2  RIO带缓冲的输入函数	124
4.5  文件组织	127
4.5.1  文件属性、目录项与目录	127
4.5.2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128
4.5.3  创建和读写文件	129
4.5.4  一体化文件目录和分解目录	131
4.5.5  Linux分解式目录管理	132
4.5.6  读取文件元数据	134
4.5.7  文件搜索和当前目录	135
4.6  文件物理结构	136
4.6.1  外存组织方式	136
4.6.2  管理磁盘空闲盘块	140
4.6.3  文件系统结构格式	142
4.7  本章小结	143
课后作业	143
第5章  进程管理与控制	150
5.1  逻辑控制流和并发流	150
5.2  进程的基本概念	152
5.2.1  进程概念、结构与描述	152
5.2.2  进程的基本状态及状态转换	154
5.2.3  对进程PCB进行组织	154
5.2.4  进程实例	155
5.2.5  操作进程的工具	157
5.2.6  编程读取进程属性	159
*5.2.7  进程权限和文件特殊权限位	160
5.3  进程控制	162
5.3.1  创建进程	162
5.3.2  多进程并发特征与执行流程分析	169
5.3.3  进程的终止与回收	172
5.3.4  让进程休眠	176
5.3.5  加载并运行程序	176
5.3.6  fork和exec函数的应用实例	179
*5.3.7  非本地跳转	182
5.3.8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184
5.4  信号机制	184
5.4.1  信号的概念	185
5.4.2  有关信号的术语	186
5.4.3  发送信号的过程	187
5.4.4  接收信号的过程	190
*5.4.5  信号处理问题	192
*5.4.6  可移植信号处理	195
*5.4.7  信号处理引起的竞争	197
*5.5  守护进程	200
5.6  进程、内核与系统调用间的关系	202
5.7  本章小结	203
课后作业	203
第6章  线程控制与同步互斥	209
6.1  线程概念	209
6.1.1  什么是线程	209
6.1.2  线程执行模型	210
6.1.3  多线程应用	211
6.1.4  第一个线程	211
6.2  多线程并发特征与编程方法	212
6.2.1  Pthreads线程API	212
6.2.2  多线程并发特征	215
6.2.3  线程间数据传递	217
6.3  多线程程序中的共享变量	219
6.3.1  进程的用户地址空间结构	220
6.3.2  变量类型和运行实例	220
6.3.3  共享变量的识别	221
6.4  线程同步与互斥	221
6.4.1  变量共享引入的同步错误	222
6.4.2  临界资源、临界区、进程(线程)互斥问题	227
6.4.3  用信号量与P/V操作保证临界区互斥执行	228
6.4.4  用信号量及P/V操作解决资源调度问题	230
6.4.5  用Pthreads同步机制实现线程的互斥与同步	235
6.4.6  共享变量的类型与同步编程小结	239
6.5  经典同步问题	240
6.5.1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240
6.5.2  读者/写者问题	243
*6.6  其他同步机制	244
*6.6.1  AND型信号量	244
*6.6.2  信号量集	245
*6.6.3  条件变量	245
*6.6.4  管程	248
*6.7  多线程并发的其他问题	249
*6.7.1  线程安全	249
*6.7.2  可重入性	251
*6.7.3  线程不安全库函数	251
*6.7.4  线程竞争	252
6.8  使用多线程提高并行性	255
6.8.1  顺序程序、并发程序和并行程序	255
6.8.2  并行程序应用示例	255
6.8.3  使用线程管理多个并发活动	259
6.9  本章小结	261
课后作业	262
第7章  进程间通信	270
7.1  管道通信	270
7.1.1  什么是管道	270
7.1.2  命名管道FIFO及应用编程	271
*7.1.3  利用FIFO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	274
7.1.4  无名管道pipe及应用	275
7.1.5  使用pipe实现管道命令	278
*7.1.6  使用FIFO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	280
7.2  消息队列	283
7.2.1  消息队列的结构	283
7.2.2  消息队列函数	284
7.2.3  消息队列通信示例	286
7.2.4  通过消息队列传送任意类型的数据	289
7.3  共享内存	291
7.3.1  基于共享内存进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291
7.3.2  共享内存相关API函数	291
7.3.3  共享内存通信验证	293
7.3.4  共享内存通信示例	295
7.4  用IPC信号量实施进程同步	299
7.4.1  IPC信号量集结构体及操作函数	299
7.4.2  用信号量集创建自定义P/V操作函数库	301
7.5  本章小结	302
课后作业	302
第8章  网 络 编 程	304
8.1  客户端/服务器编程模型	304
8.2  网络通信结构和Internet连接	305
8.2.1  网络通信结构	305
8.2.2  Internet连接	306
8.3  套接字地址与设置方法	307
8.3.1  IP地址和字节序	307
8.3.2  Internet域名	309
8.3.3  套接字地址结构	312
8.4  套接字接口与TCP通信编程方法	312
8.4.1  socket函数	313
8.4.2  connect函数	313
8.4.3  open_client_sock函数	314
8.4.4  bind函数	315
8.4.5  listen函数	315
8.4.6  open_listen_sock函数	315
8.4.7  accept函数	316
8.4.8  send/recv函数	317
8.5  网络通信应用示例toggle	317
8.6  Web编程基础	320
8.6.1  Web基础	320
8.6.2  Web内容	321
8.6.3  HTTP事务	322
8.7  小型Web服务器: weblet.c	324
8.7.1  weblet的主程序	324
8.7.2  HTTP事务处理	325
8.7.3  生成错误提示页面	327
8.7.4  HTTP额外请求报头的读取	328
8.7.5  URI解析	328
8.7.6  提供静态内容	329
8.7.7  测试静态网页功能	330
8.7.8  提供动态内容	331
8.7.9  实现CGI程序	332
8.7.10  测试动态网页功能	333
8.7.11  关于Web服务器的其他问题	335
8.8  本章小结	335
课后作业	336
第9章  并发网络通信编程实例	337
9.1  基于多进程的并发编程	337
*9.2  基于I/O多路复用的并发编程	340
*9.2.1  利用I/O多路复用等待多种I/O事件	340
*9.2.2  基于I/O多路复用实现事件驱动服务器	342
9.3  基于线程的并发编程	345
9.3.1  基于线程的并发toggle服务器	346
9.3.2  基于预线程化的并发服务器	347
9.4  本章小结	350
课后作业	350
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