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应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能力。
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在,很多高等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涌现出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精品课程。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要,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我们从全国各高校的优秀计算机教材中精挑细选了一批很有代表性且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精品教材,把作者对各自所授计算机课程的独特理解和先进经验推荐给全国师生。
本套教材特点如下。
(1) 编写目的明确。本套教材主要面向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使学生通过本套教材,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
(2) 注重编写理念。本套教材的作者均为各校相应课程的主讲教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且编写思路清晰,有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思想,其教学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套教材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书中许多必须掌握的理论都将结合实例讲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易教易用,合理适当。本套教材编写时注意结合教学实际的课时数,把握教材的篇幅。同时,对一些知识点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最新精神进行合理取舍与难易控制。(5) 注重教材的立体化配套。大多数教材都将配套教学课件、习题及其解答、实验指导、教学网站等辅助教学资源,方便教学。
随着本套教材的陆续出版,我们相信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为我国计算机教材建设和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出版说明前言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兼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和低级语言的功能,其程序设计功能强大,既可用于编写应用软件,也可用于设计和制作系统软件。C语言是一门较为通用的语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
本次再版在保持前三版的写作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改进。
(1) 由于Turbo C 已基本不用, Windows 7以上的操作系统不支持Visual C++6.0,因此删除了Turbo C上机操作指导,增加了Visual C++ 2010环境下的C语言上机操作简介。
(2) 由于C语言中的图形处理函数不能在Visual C++中使用,因此删除了C语言绘图的相关内容。
(3) 为了强化编程训练,增加了常见错误和程序调试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了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介绍了程序调试的方法。
(4) 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与修改,更易于读者理解;对部分习题进行了更新,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对部分例题的程序代码进行了优化,使其更简明易读。
(5) 所有例题和习题都已在Visual C++2010环境下调试通过。
本书共分为8章,详细介绍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功能实现。其中,第1章为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简单发展历史、基本特点、32个关键字和语句的分类以及上机操作指导。第2章为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介绍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第3章为控制语句与预处理命令,介绍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和编译预处理命令。第4章为数组,介绍一维数组与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常用字符串操作。第5章为函数,介绍函数的定义、调用、命令行参数的使用、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等。第6章为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介绍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链表的基本操作等。第7章为文件系统,介绍缓冲区系统文件的常用处理方法。第8章为常见错误和程序调试,介绍初学者常犯错误和程序调试方法。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书中对常规的C语言教材的体系结构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是将指针部分的内容分散到各个相应的章节中分别进行介绍,这样可以使读者很容易地理解指针的概念,很自然地掌握各种指针的用法。本书内容循序渐进,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并通过大量例题验证语法和说明程序设计方法。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各章节的知识,每章的最后均配有大量的精选习题。通过学习和解题练习,读者既能迅速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又能快速学会C语言的编程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9年,本书被评为辽宁省精品教材;2014年,本书被评为“辽宁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本书的第1章和第7章由冯佳昕编写;第2章、第3章和第8章由秦玉平编写;第4章~第6章由马靖善编写;附录由刘福德编写;各章的习题由秦玉平编写。本书由大连理工大学王秀坤担任主审。
本书配有《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学习与实验指导》,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有关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籍和资料,在此对这些参考文献的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受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项目(XLYC1906015)资助。
本书的课件和源代码均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下载。


编者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