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PPT)
第1章  初识openEuler	1
1.1  openEuler操作系统介绍	1
1.1.1  历史渊源	1
1.1.2  openEuler的发展	2
1.2  openEuler环境搭建	3
1.2.1  openEuler安装要求	3
1.2.2  在VMware中创建虚拟机	3
1.2.3  安装openEuler	5
1.2.4  在VMware中还原安装openEuler系统	20
1.3  初步体验openEuler	21
1.3.1  通过图形界面使用openEuler	21
1.3.2  进入终端界面	23
1.4  几个基本命令操作	24
1.4.1  ls命令和ll命令	24
1.4.2  退出系统、关闭或重启系统	25
第2章  基本终端操作和文件管理	27
2.1  终端基本操作	27
2.1.1  终端命令的一般格式	27
2.1.2  使用帮助	32
2.1.3  切换用户	35
2.1.4  虚拟控制台	37
2.1.5  管道命令	39
2.1.6  历史命令与命令补全	40
2.2  基本的文件管理	42
2.2.1  目录树简介	42
2.2.2  路径	43
2.2.3  工作目录的切换	44
第3章  文件管理与vim编辑器	48
3.1  文件管理	48
3.1.1  文件类型	48
3.1.2  目录的创建与删除	50
3.1.3  创建空文件	52
3.1.4  文件及目录的复制与删除	55
3.1.5  文件及目录的移动与重命名	59
3.2  查看文件内容	61
3.2.1  cat命令	61
3.2.2  head命令和tail命令	63
3.2.3  more命令和less命令	65
3.3  vim编辑器	66
3.3.1  vim的启动与退出	67
3.3.2  常用的vim工作模式	67
3.3.3  一个简单的案例	72
第4章  文件权限和用户管理	74
4.1  文件权限	74
4.1.1  什么是ugo	74
4.1.2  文件属性与权限的修改	76
4.2  用户账户管理	83
4.2.1  用户账户基本管理	83
4.2.2  账户与群组关联性管理	91
4.3  ugo权限的意义	99
4.3.1  目录文件权限的意义	99
4.3.2  普通文件权限的意义	100
4.4  特殊权限SUID、SGID、SBIT	101
4.4.1  功能说明	101
4.4.2  权限设置	106
4.5  账户与ugo权限应用	110
4.5.1  单个用户的权限	110
4.5.2  群组共享	110


第5章  文件系统基本管理	115
5.1  磁盘分区和格式化简介	115
5.1.1  磁盘分区的概念	115
5.1.2  格式化的概念	116
5.1.3  Linux的ext2文件系统简介	117
5.2  文件系统的管理	119
5.2.1  MBR分区管理	123
5.2.2  GPT分区管理	137
5.2.3  关于分区的一些说明	145
5.3  LVM的概念	145
第6章  软件管理与安装	146
6.1  RPM软件包管理	146
6.1.1  RPM软件包简介	146
6.1.2  管理RPM软件包	147
6.2  在线安装升级软件	158
6.2.1  使用yum管理软件包	158
6.2.2  搭建本地软件仓库	167
6.2.3  dnf命令	172
第7章  文件压缩与打包	174
7.1  文件的压缩命令	174
7.2  tar命令	179
7.2.1  tar命令基本用法	179
7.2.2  tar命令调用压缩命令	183
7.3  tar命令的具体应用	186
第8章  sudo与ACL权限	191
8.1  使用sudo	191
8.2  ACL权限	193
8.2.1  ugo权限存在的不足	193
8.2.2  ACL权限介绍	194
8.2.3  ACL权限设置	194
第9章  正则表达式与Shell脚本	204
9.1  正则表达式	204
9.1.1  grep命令	204
9.1.2  正则表达式元字符的含义	205
9.1.3  正则表达式的应用	205
9.2  Shell脚本入门	206
9.2.1  Shell脚本编写与执行	206
9.2.2  Shell变量	207
9.2.3  流程控制语句	210
9.2.4  一个简单的Shell脚本例子	217
第10章  进程、网络管理和服务环境搭建	219
10.1  进程管理	219
10.1.1  查看进程信息	219
10.1.2  杀死进程	221
10.2  破解root用户密码	221
10.3  网络基本配置	222
10.3.1  ifconfig命令	222
10.3.2  编辑网络配置文件设置IP参数	223
10.3.3  主机名的设置	225
10.3.4  ping命令	225
10.4  服务器配置实验环境搭建	226
10.4.1  为openEuler虚拟机拍摄快照	226
10.4.2  克隆一台openEuler虚拟机	230
第11章  SSH服务器配置	233
11.1  基础概述	233
11.1.1  SSH简介	233
11.1.2  非对称加密技术简介	234
11.1.3  SSH两种级别的安全验证	234
11.2  基于口令认证的OpenSSH服务器配置	236
11.2.1  服务器端配置	237
11.2.2  客户机端配置	241
11.3  基于密钥认证的OpenSSH服务器配置	247
11.3.1  服务器端配置	247
11.3.2  客户机端配置	248
11.4  排查错误	251
第12章  FTP服务器配置	254
12.1  FTP概述	254
12.1.1  FTP的概念	254
12.1.2  FTP的传输模式	255
12.1.3  FTP用户	255
12.2  匿名FTP服务器配置	256
12.2.1  服务器端配置	257
12.2.2  客户机端配置	263
12.3  认证FTP服务器配置	269
12.3.1  服务器端配置	270
12.3.2  客户机端配置	273
12.4  虚拟用户FTP服务器配置	275
12.4.1  服务器端配置	276
12.4.2  客户机端配置	280
12.5  排查错误	281
第13章  MySQL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287
13.1  MySQL简介	287
13.1.1  MySQL的发展历史	287
13.1.2  MySQL工作原理	288
13.2  MySQL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290
13.2.1  应用案例分析与相关实验环境搭建	291
13.2.2  服务器端配置	291
13.2.3  客户机端配置	298
13.3  排查错误	306
第14章  DHCP服务器配置	309
14.1  DHCP简介	309
14.1.1  DHCP工作原理	309
14.1.2  openEuler中的DHCP服务	310
14.2  单区域DHCP服务器配置	312
14.2.1  服务器端配置	313
14.2.2  客户机端配置	317
14.3  多区域DHCP服务器配置	322
14.3.1  服务器端配置	323
14.3.2  客户机端配置	325
14.4  排查错误	325
第15章  Samba服务器配置	328
15.1  Samba简介	328
15.1.1  Samba基本知识	328
15.1.2  配置文件详细讲解	329
15.2  匿名Samba服务器配置	335
15.2.1  服务器端配置	335
15.2.2  客户机端配置	338
15.3  用户级Samba服务器基本配置	341
15.3.1  服务器端配置	341
15.3.2  客户机端配置	345
15.3.3  用户级别Samba服务器配置进阶	352
15.4  排查错误	354
第16章  WWW服务器配置	358
16.1  WWW服务器简介	358
16.1.1  发展历史	358
16.1.2  Apache简介	358
16.1.3  基本工作原理	359
16.1.4  Apache配置文件简介	359
16.2  默认配置	362
16.2.1  服务器端配置	362
16.2.2  客户机端配置	368
16.2.3  访问日志管理与分析	370
16.3  Web服务器配置进阶	373
16.3.1  访问控制	373
16.3.2  用户认证与授权	375
16.4  虚拟目录	377
16.4.1  服务器端配置	378
16.4.2  客户机端配置	379
16.5  基于IP的虚拟主机	380
16.5.1  服务器端配置	381
16.5.2  客户机端配置	383
16.6  基于TCP端口号的虚拟主机	384
16.6.1  服务器端配置	385
16.6.2  客户端配置	387
16.7  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389
16.7.1  服务器端配置	390
16.7.2  客户机端配置	394
16.8  排查错误	396
16.8.1  错误日志文件管理和分析	396
16.8.2  排查错误的思路	397
参考文献	402

  
VI


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