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固体物理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内的诸多学科的基础。本书是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类本科生核心课“固体物理基础”教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类的专业方向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研究通过电磁形式表达信息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实现电子信息系统的方法; 涵盖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网络等研究领域,涉及各类电子/光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是由各种电子/光子器件构成的。无论是电子器件还是光子器件,它们的工作原理都离不开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各种波段的电磁场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只有了解了构成器件的物质中电子的运动规律,才能知道如何控制电磁场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设计出具有各种功能的器件,构建起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系统。 本书主要诠释固体中电子的运动规律,同时给出晶格振动的分析。运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描述原子结合、晶体结构、能带理论、晶格振动等固体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固体的电学、磁学、热学、光学特性。学生通过“固体物理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本学科相关主要物质材料的结构、特性,为理解电子/光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打下基础,还将建立起对物质世界正确的认识方法。理解物质世界是“测不准”的、非确定性的、量子化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是构成各种器件的基础; 同时认识到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了解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脉络,把握物质材料及其结构研究的前沿,激发在新器件和新系统研发中的创新思维。 本书力求把固体物理的知识体系化、结构化,以薛定谔方程贯穿始终,给出固体物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各个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类的专业特点调整了内容顺序。与多数的固体物理教材不同,本书将晶格振动格波以及热特性的内容放到电子能带理论和固体电特性的章节之后,这样既有利于理解声子这种准粒子能带的概念,也便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集中掌握电子运动规律及固体电特性。另外,本书突出物理概念的描述,略去了一些冗繁的公式推导,同时没有涉及赝势、相图等固体物理学中更深层次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读者,请参考固体物理学的相关著作。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冯雪副教授、汪莱副教授、孙长征教授、盛兴副教授参加了本课程的授课工作和讲义内容的讨论,张巍教授、刘仿教授为第9章内容的编写提供了帮助,天津大学胡小龙教授对第6章、第8章的编写提出修改建议,电子工程系教学实验中心马晓红教授、吕晖、龚颖等老师及电子工程系部分研究生协助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了课堂录像和文字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黄翊东2022年10月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