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1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
1.1.2互联网的发展2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类型3
1.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3
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
1.3交换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3
1.3.1交换技术3
1.3.2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5
1.4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5
1.4.1总线型5
1.4.2环状6
1.4.3星状6
1.4.4树状7
1.4.5网状7
1.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8
1.5.1OSI参考模型8
1.5.2TCP/IP体系结构9
1.5.3两种体系结构的关系10
1.5.4各层对应常见的网络设备11
1.6IP地址11
1.6.1IP地址简介11
1.6.2分类的IP地址12
1.6.3子网划分13
1.6.4无分类编址CIDR141.7本章小结14
1.8习题15

第2章网络互联设备及互联介质19
2.1网络互联设备19
2.1.1集线器20
2.1.2交换机20
2.1.3路由器23
2.2网络互联介质25
2.2.1双绞线25
2.2.2同轴电缆29
2.2.3光纤29
2.2.4无线电波29
2.2.5微波29
2.2.6红外线30
2.3本章小结30
2.4习题30

第3章网络设备基本配置33
3.1利用Console口配置网络设备33
3.2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35
3.2.1网络设备的常见配置模式35
3.2.2网络设备的常见配置命令37
3.3利用Telnet配置网络设备45
3.3.1利用Telnet远程配置路由器45
3.3.2利用Telnet远程配置交换机47
3.4利用Web配置路由器48
3.5利用Web配置交换机48
3.6show命令集49
3.7CDP493.8本章小结54
3.9习题54

第4章交换机广播隔离及网络健壮性增强技术59
4.1冲突域与广播域59
4.1.1冲突域59
4.1.2广播域59
4.2交换机广播隔离技术61
4.2.1广播风暴危害及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61
4.2.2VLAN技术介绍63
4.2.3常见的VLAN划分方法介绍63
4.2.4同一台交换机基于端口VLAN的划分方法65
4.2.5跨交换机基于端口VLAN的划分方法72
4.3交换机VTP技术76
4.3.1VTP简介76
4.3.2VTP配置77
4.4交换机网络健壮性增强技术80
4.4.1生成树协议简介80
4.4.2STP原理81
4.4.3RSTP86
4.4.4PVST86
4.4.5利用PVST实现网络负载均衡87
4.5交换机端口聚合107
4.5.1端口聚合简介107
4.5.2配置三层EtherChannel110
4.6本章小结112
4.7习题112

第5章路由及直连与静态路由技术117
5.1路由技术介绍1175.1.1路由算法分类117
5.1.2路由协议分类118
5.2直连路由与静态路由技术119
5.2.1直连路由119
5.2.2静态路由121
5.2.3浮动静态路由123
5.2.4默认路由128
5.3本章小结133
5.4习题133

第6章动态路由技术137
6.1RIP路由技术137
6.1.1RIP简介137
6.1.2RIPv1配置140
6.1.3RIP计时器147
6.1.4RIP避免路由环路技术153
6.1.5RIPv2154
6.2OSPF路由技术179
6.2.1OSPF简介179
6.2.2OSPF工作原理180
6.2.3配置OSPF191
6.2.4DR/BDR196
6.2.5默认路由传播197
6.2.6OSPF认证199
6.2.7OSPF故障排除204
6.3EIGRP路由技术209
6.3.1EIGRP简介209
6.3.2EIGRP配置210
6.3.3EIGRP工作原理224
6.3.4邻居认证2286.3.5EIGRP负载均衡229
6.3.6EIGRP故障排除236
6.4混合路由协议通信239
6.5本章小结244
6.6习题245

第7章三层交换、VLAN间通信及DHCP技术250
7.1交换技术概述250
7.2交换原理251
7.3VLAN间通信简介251
7.4利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252
7.5单臂路由255
7.6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257
7.7DHCP技术267
7.8本章小结271
7.9习题272

第8章访问控制列表及端口安全技术275
8.1ACL概述275
8.2ACL分类276
8.3ACL处理过程276
8.4ACL基本配置277
8.4.1定义规则277
8.4.2应用规则279
8.5各类ACL配置过程279
8.5.1标准编号ACL279
8.5.2扩展编号ACL286
8.6三层交换机实现扩展编号访问控制列表295
8.7命名ACL302
8.7.1简介3028.7.2命名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实例303
8.7.3命名访问控制列表配置案例304
8.7.4定义访问控制列表注释功能310
8.7.5查看及验证访问控制列表310
8.7.6ACL放置位置讨论311
8.8交换机端口安全技术312
8.9本章小结317
8.10习题317

第9章网络地址转换技术322
9.1网络地址转换概述322
9.1.1概念322
9.1.2IP地址耗尽情况介绍322
9.1.3私有地址322
9.2地址转换323
9.2.1概述323
9.2.2网络地址转换类型323
9.3静态NAT324
9.3.1概述324
9.3.2静态NAT配置过程324
9.3.3静态NAT配置案例324
9.4动态NAT329
9.4.1概述329
9.4.2动态NAT配置过程329
9.4.3动态NAT配置案例330
9.5PAT331
9.5.1概述331
9.5.2PAT配置过程331
9.5.3PAT配置案例332
9.6本章小结3359.7习题335

第10章广域网技术338
10.1广域网技术概述338
10.1.1广域网338
10.1.2线路类型339
10.1.3广域网接入技术339
10.2点到点链路340
10.2.1HDLC340
10.2.2PPP340
10.3帧中继345
10.3.1帧中继的工作原理345
10.3.2帧中继配置346
10.4VPN技术351
10.4.1VPN类型351
10.4.2IPSec VPN351
10.4.3GRE over IPSec VPN356
10.5本章小结360
10.6习题361

第11章大型校园网组建363
11.1校园网组建概述363
11.1.1校园网络建设的目标363
11.1.2校园网络建设的应用需求364
11.1.3校园网络的设计方案365
11.2校园网的组建过程367
11.3IPv6校园网的组建过程373
11.4本章小结377
11.5习题377附录381
附录APacket Tracer入门教程381
附录BGNS3入门教程399
附录CEVENG入门教程418

参考文献423